首页新闻

2025-08-18

“新一代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研究”课题组举办交流研讨会

  2025年8月10日下午,由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研究”课题组承办的第七届智能教育论坛暨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分论坛三成功举办。论坛旨在分享交流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专家、区域教育管理者、教研员及一线教师等100余人参会。完美注册汪琼教授作为课题首席专家主持了本次论坛。

  

  首先,各子课题负责人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子课题一负责人)聚焦师生能力、学习本质、课程供给和学校教与学等核心要素,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变革视角探讨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的深远影响。

  

  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刘邦奇教授(子课题二负责人)介绍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现状”大规模调研的关键发现,指出当前AI教育应用中普遍存在的七大问题,包括资金设备不足、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亟待提升、教育教学应用浅表化等,并就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讨论。

  

  温州大学王佑镁教授(子课题三负责人)汇报了课题组在AI应用潜在风险、规避路径、评估预测及治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并强调应加强教育数据伦理、机器算法伦理、技术本体伦理和教育应用伦理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沈书生教授(子课题四负责人)从数智技术赋能教育的目标出发,结合政策、学校、学习等多维度,分析了AI赋能教育变革的内在逻辑与发展方向,探讨了学习方式的演变与新质学校形态,并提出了数智赋能教育管理变革的六项核心理念。

  

  在实践案例分享环节,深圳市龙岗区教科院吴向东展示了批判性思维对话智能体的设计经验。

  

  北京汇文中学彭薇分享了利用文生文、文生图及文生音频等生成式AI工具重构诗歌教学的创新案例。

  

  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四中学雷云介绍了运用DeepSeek等AI工具开发科学探究实验材料,并在课后服务中实施“做中学、学中用”的实践经验。

  

  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小学郭阳阳汇报了核心素养导向下习作教学中AI应用的探索。

  

  案例分享结束之后,四位案例分享人还开展了圆桌讨论,圆桌论坛由北京语言大学刘敏博士主持,主要讨论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教师专业发展两大方面的问题。

  

  论坛最后,原中央电教馆(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馆长王珠珠作总结发言。她从四个子课题研究的发现与洞见的意义、四个案例所讨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刻性,谈到了课题两年来形成的多范式凝练成果,多主体深度对话和多维度引领者引领等三重机制,高度评价课题组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研究上取得的重要进展和创新成果。

  

  

 

        来源: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研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