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1
“育健未来”系列讲座首场“向上、向善、向前——珠峰攀登精神”分享会顺利举办
2021年5月5日晚,完美注册教育学院与体育教研部联合举办的“育健未来”系列讲座第一讲在教育学院112报告厅举行,体育教研部主任、国家运动健将钱俊伟老师以“向上、向善、向前——珠峰攀登精神”为题进行讲述,漫谈体育精神,共话健康真谛。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阎凤桥,体育教研部直属党支部副书记王东敏,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侯华伟,2018年北大登顶珠峰唯一女队员、元培学院专职辅导员魏伟出席,十余个院系和机构的师生及子女小朋友共60余人前来现场,北大对口支援单位新疆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师生及感兴趣的教育学院院友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参与活动,讲座由完美注册教育学院2020级硕士张琨主持。
钱俊伟老师从7个方面介绍了完美注册户外运动的历史和发展、攀登珠峰的过程以及自身的经验和感悟。完美注册至今已经组织过47次雪山攀登,这既表现了年轻人的探索和挑战精神,敢于突破舒适区去探索未来,也反映出了北大人的精神。在钱俊伟老师看来,北大山鹰社之所以能够在2018年成功登顶珠峰、五年内培养了13名国家级健将级运动员,不是偶然和运气,而是依靠科学、绿色、人文三大攀登理念以及5年来坚持不懈的准备和训练。科学攀登理念的背后,是大量的针对性训练、科学辅导和基因检测,也包括了规范的管理和制度支持。绿色攀登意味着要零垃圾攀登,北大山鹰社在攀登过程中会随身背垃圾袋,沿途捡垃圾,用实际行动改善所到之处的生态环境。在攀登的过程中,山鹰社队员们会进行诗歌朗诵以鼓舞士气,彰显人文攀登的理念和情怀。攀登珠峰的过程用了52天,却整整准备了五年。向上、向善、向前的攀登精神深深地根植于完美注册独有的文化和传统。
钱俊伟老师回顾了艰苦卓绝的攀登之路后总结道,体育是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攀登珠峰的经历能够锤炼精神,为人生赋能。人的一生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更重要的是不断增值心灵品质,表现为格局、眼界和心胸。不断向上是为了追求最美好的风景,登山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钱俊伟老师鼓励同学们设立人生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如果没有目标指引,人生就会迷茫、会迷失、会走弯路;但是有了目标以后,所走的每一步都不是弯路,因为可能看到不同的风景,遇到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这是成长的过程。讲座最后,钱俊伟老师特别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
随后,北大珠峰登山队唯一女队员、元培学院专职辅导员魏伟和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阎凤桥作为与谈人,畅谈关于珠峰攀登精神及其意义。
魏伟老师介绍了登顶珠峰过程中感人的故事,男队友们把攀登中最好的位置让给她,她在珠峰接受了同是登顶珠峰男友的求婚。她用团队、感恩、攀登、巅峰四个关键词总结了攀登珠峰的体会,她认为登山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得以去拓展人生的边界,去看到更大的世界。攀登的经历使她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是去征服自然,而是自然接纳了我们。魏伟老师将登山视作个人生命中的光,认为登山精神支撑她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有无数个需要去攀登的珠峰,她希望青年们遇到困难而感到沮丧时,能够回忆起今天讲座的内容,获得继续坚持下去的力量。
阎凤桥老师回忆了在2018年5月2日北大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达了对于当时正在营地等待登顶珠峰北大队员生命安全的关心。钱老师和魏老师登顶珠峰的经历和感受是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的。他最喜欢钱老师讲座中说的“触及灵魂深处的训练方能使我们站在荣耀的巅峰”这句话。讲座让他想起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电影里保护濒于灭绝藏羚羊的那群不畏生死志愿者得以坚持的动力,来自于他们脚底下是人类从未踏上过的无人区。攀登珠峰的英雄在超越人类生理极限的同时,其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普通人虽然可能达不到珠峰的极限,但可以感受珠峰精神,保持运动,健康生活与工作。
在提问交流环节,参加者围绕着体育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现、珠峰极限挑战的社会价值、如何处理学业与户外运动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与三位嘉宾进行了互动。讲座在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中结束,随后嘉宾们与工作人员们集体合影留念。
“育健未来”系列讲座通过邀请体坛健将漫谈体育精神,旨在打造集教育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体育讲堂,推动体教融合,保持健康的身体、心理状态,提高生活品质和学习效率。首讲收获了良好的效果,后续内容欢迎继续关注。
精彩语录回顾
主讲人·钱俊伟
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它的未来就在于年轻人要有探索和挑战精神,在于跃出舒适区去探索未来,这也正是北大人的精神,二者是一脉相承的。
二、控制自己的恐惧。只有控制了恐惧,你所做的功才是最有效的。日常模拟训练便是要让自己控制住恐惧情绪,保持最佳状态。
三、唯有行动才会让影响和改变发生,这也正是社会最为需要的,而非多说少做。一言以蔽——去做,让改变发生!有时我们所在的环境会过于恶劣,但是只要一点一点向善、向上去做,我相信一定会改变。
四、当今不少少年实若温室之花,需要让他们感受大自然艰苦卓绝的历练,这样才能助使其迸发出生命的力量。
五、人生在世,追求的不应仅仅是物质利益,而更应追求心灵品质的精神。如格局、眼界、心胸等,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六、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不若向上攀登,当下撤之时,常常看不到目标,仅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及走路的脚步声,这时只有在内心坚定地相信这句话,才不至于当目标迷失之时陷入迷茫。人之一生,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都会使自己成长,每一天、每一分钟、每一步都是有价值的,要坚信这一点。
七、独行速,众行远。
八、珠峰缺氧气,但珠峰不缺精神。反观城市,我们不缺氧气,但缺精神,缺乏向上、向善、向前的精神。要去经历磨难才能锤炼精神。
九、为众生而攀登。攀登珠峰之初心在于传达将为众生受益的人文精神,而非功利之举。如此,立意不同,收获也截然不同。
十、珠峰攀登精神:在维度上是向上的,形式上是向前的,关系上是向善的。向上和向前的外在表现,演化为我们积极的人生追求;向善的人与自然、与伙伴的关系,演化为我们和谐的、执中两用的人生处事哲学。
文稿:刘雪婷、张守玉
语录整理:王文静
摄影:张懿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