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8
芬兰坦佩雷大学Seppo Hölttä教授来我院做讲座
2017年11月1日下午,芬兰坦佩雷大学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系Seppo Hölttä教授来我院做了题为《芬兰高等教育体系介绍:政策与治理的角度》的讲座。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万华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动,我院部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现场
Seppo Hölttä教授首先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一下芬兰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情况、教育发展水平以及与欧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关系等。高等教育体系包含大学和多科技术学院,大学部分有14所研究型大学,包含12所公立大学,2所基金会大学(半私立),共169000名学生。多科技术学院方面,芬兰共有24所多科技术学院,3所由市政府联合管理,21所由非营利公司进行管理,允许授予本科和硕士学位。大学和多科技术学院分别由《大学法》和《多科技术学院法》进行调整。至于高等教育的治理,芬兰主要有四个层级的治理模式,第一层是议会;第二层是政府,政府有主管科技政策的委员会,主要对高等教育和研究的政策与创新进行整合;第三层是教育和文化部,下设芬兰教育评估中心(FINEEC)、芬兰国家教育局(FINUNI),对高等教育进行管理与支持;第四层是大学层面的治理,包括大学自身以及应用科学大学,主要是内部治理,大学的内部治理也设置了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大学外部人员和大学内部人员组成,主席由外部人员担任,内部人员由本校的教师、学生组成。
在讲座的最后,Seppo Hölttä教授还与老师同学对芬兰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问题展开互动。芬兰作为博洛尼亚进程成员国较为积极地落实高等教育改革,这意味着其将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使用欧洲学分转换体系(ECTS),ECTS对学分学时数的规定比芬兰高等教育系统原先使用的学分学时数减少了25%-50%。有同学就此向Seppo Hölttä教授提出疑问,使用欧洲学分转换体系(ECTS)是否会影响芬兰高等教育的质量?Seppo Hölttä教授认为,这种做法不会影响芬兰高等教育的质量,因为芬兰高等教育质量主要靠进行性评估体系保证,这与我国采取的评估策略非常不同。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