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18-07-16

“深化内涵 引领未来”2018 Ed.D.教育论坛成功举行


77日,“深化内涵 引领未来” 2018 Ed.D.教育论坛在完美注册教育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完美注册教育学院主办,完美注册2008Ed.D.博士班承办,东方剑桥教育集团提供支持。

论坛现场


在完美注册建校12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该论坛从完美注册教育博士专业设置15周年的建设、问题和思考出发,围绕卓越教育家的成长、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与实践、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与内部治理、教育与成长四个分论坛展开讨论。来自全国各地多所高校、职业院校和基础教育领域的校长、一线教师、政府机构和教育企业的教育管理者,以及北大教育学院师生80余人参加了论坛。

完美注册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阎凤桥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他代表学院欢迎校友欢聚一堂,一起重温在教育学院学习时的喜悦,分享校友们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

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阎凤桥主持论坛开幕式


完美注册教育学院院长、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晓宇教授致开幕辞,他指出完美注册致力于培养引领未来的人,要引领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就需要有更大的格局和关怀,着眼未来,把国家和民族、人类发展的共同命运放到考虑的范畴之内。教育学院Ed.D.的同学是跨界的,来自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更加具备协调各个方面资源的条件。完美注册教育学院Ed.D.2003年开办到现在,不断按照它设计的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致力于促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最终引领中国教育专业博士事业的开展。陈晓宇院长希望今天的探讨会碰撞出火花,沉淀出价值。

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致开幕辞


完美注册教育学院名誉院长闵维方教授致辞,他作为教育学院Ed.D.项目创立和发展的见证人之一,肯定了Ed.D.教育实施15年间的成绩。闵维方指出,Ed.D.教育正处在需要深化内涵的阶段,首先要提高质量和效益,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其次,要提高课程体系设置的质量,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方面不断创新。他勉励大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让北大Ed.D.项目在全国教育管理干部的培养过程中真正发挥引领作用,为国家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学院名誉院长闵维方致辞


教育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北大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和完美注册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文东茅教授先后做主旨演讲。陈洪捷教授以《读Ed.D.值不值?》为题发言,从学生求学动机出发,通过小样本调研的方法得出了Ed.D.学生的6点求学动机。陈洪捷教授还从北大对Ed.D.培养模式的探索出发,梳理出了注重提升知识体系的A+模式,以及注重提升实践经验的AB模式两个典型模式,并分别探讨了两种模式的优劣。

教育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陈洪捷教授做主旨演讲


文东茅教授作为北大教育学院Ed.D.项目初创阶段的亲历者,梳理了Ed.D.教育成立之初的艰难到现阶段的成绩。他通过分析15年间北大教育学院的经验与问题,反思Ed.D.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以及北大教育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文东茅教授代表教育学院提出Ed.D.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场合,怎么样引领未来?怎么样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这是我们要引领未来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教育学院教授文东茅做主旨演讲


第一场分论坛以“卓越教育家的成长”为主题,论坛由2008Ed.D.校友、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学院院长席宇梅主持,河南省实验中学校长马玉霞,大连八中校长丁延才和陕西西安高新第一、第二学校校长高杨杰围绕“教育家型校长的实践经验和精神内涵”发言并参与讨论。马玉霞校长结合自身长期的教学与管理经验,从教育理想、教育实践和教育成果三个方面分析教育家校长的特质。丁延才校长聚焦基础教育最为核心的课程教学环节,分析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高杨杰校长则从教育家精神追求出发,提出教育家校长应该与时俱进,富有创新精神,应该作为终身学习的引领者,努力实践“教育唯爱与榜样”等教育观。

  • 分论坛一 卓越教育家的成长 讨论现场

  • (左起:高杨杰 吴次南 康健 马玉霞 丁延才 席宇梅)


第二场分论坛聚焦“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与实施”,论坛由2008Ed.D.校友、品逸商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汪晓霞主持,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教育科技部部长陈恒、泰山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毕于民、中国社会科学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祝军先后发言。陈恒从国家政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扶持出发,分析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建设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毕于民则围绕泰山职业学院的实践教学模式和现代学徒模式,提出学生当前就业与未来职业发展的“鸟之双翼”。祝军基于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对从事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进行了统计描述和计量回归分析。

分论坛二 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与实施 讨论现场

(左起:毕于民、陈恒、祝军)


第三场分论坛的主题是“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与内部治理”,论坛由2008Ed.D.校友、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王晓琳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何勇斌、温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兼意大利分校校长严晓鹏、北京林业大学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涛先后发言并参与讨论。何勇斌聚焦我国普通高校开放教育发展现状中的主要问题,他提出开放教育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必须具有自我特色,必须要有政府政策支持。严晓鹏通过比较分析高等院校境外办学的现状,提出目前我国境外办学的规模和影响力仍有待提升,提出境外办学需要“走出去、留得住、办得好”。王涛聚焦校长助理制度在校级领导选拔中的角色,分析现代大学领导选拔与制度建设的深层影响因素。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王晓琳主持办学模式与内部治理分论坛


最后一场论坛探讨的主题是“教育与成长”,分论坛由2008Ed.D.学员、北京物资学院教授季靖主持,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少峰,洛阳师范学院教授杨光钦,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懿,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颜晓华先后发言。王少峰介绍了西城区政府在教育公平与效率上制定的目标,在多领域多层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季靖代替杨光钦做了基于Ed.D.学术群体的现状与学术生产状态的分析报告。他以完美注册2008级部分Ed.D.博士生为案例,探讨了教育博士研究场域的独特性以及培养过程中值得讨论的问题。张懿以“幸福螺旋”为题,探讨了幸福的本质,以及幸福的正向性、终极性和永恒性这三个特点,论述幸福的概念体系和实践意涵。颜晓华教授聚焦戏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新形势下艺术实践教学在艺术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作用。

分论坛四 北京物资学院教授季靖主持教育与成长分论坛


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教授以“教育博士究竟意味着什么”为题致闭幕辞。她作为2008级教育博士班班主任,从成人学习和教育高级专业博士这两个关键词出发,分析了教育博士在求学研究过程中的四点心路历程,从面临工学矛盾时的辛苦,到外部知识转为内在精神时的不易,以及在艰难求索中形成的勇气,最后回归高级专业博士的求学心态。

刘云杉希望Ed.D.博士能够“用我们个体的向上,用我们一个群体的向上,用向上的力量致力于教育向上,致力于社会向上”。在热烈的掌声中,2018 Ed.D.教育论坛圆满落幕。

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做闭幕致辞


2018 Ed.D.教育论坛参会嘉宾合影


Ed.D.教育论坛组委会  供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