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教育学院师生赴美参加学术会议并访问多所高校
2025年3月12日至24日,完美注册教育学院副院长哈巍教授、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生林璐、徐万蓉、郑翔睿赴美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访问期间,哈巍教授与博士生参加了两项重要学术会议,并访问了麻省理工学院与密歇根大学。
3月13日至3月15日,哈巍教授与三名博士生参加第五十届美国高等教育财政学会年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Finance and Policy,AEFP)并作学术报告。
3月13日上午,哈巍教授作题为“Effects of Higher Education Campus Expansion on Local Human Capital: Evidence from 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的口头报告。该项研究聚焦中国扩招以来高校新建校区对地区个人教育程度的影响。研究采用队列双重差分法,结合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与新建校区数据,发现新建校区使所在区县内个体完成高等教育的概率显著提高5.08%,但对平均受教育年限影响不显著。专科校区对个体取得专科学历的影响显著,本科校区则不具有显著影响。新建校区对相对劣势群体(如女性、农业户口者)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高等教育扩张对个体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哈巍教授在AEFP作口头报告
3月13日中午,博士生林璐作题为“University-Industry Interaction and Firm Innovation: Information Extraction us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的海报展示。该项研究运用大语言模型从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文本数据库中进行信息挖掘,旨在创新性地测量产学研合作的频率及其对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影响,并揭示2000年以来中国产学研互动模式的演变趋势。研究发现,2000—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平均每年进行2.3次产学研合作。非正式合作逐渐上升并超过正式合作。以人为中心与非制度化的合作增长快于其他合作。就合作形式而言,共建研究中心、共建实验室和衍生公司与研发投入增加显著相关,共建研究中心与创新产出提升关联最大。研究首次提供了有关产学研合作的系统性实证证据,并展示了使用大语言模型从非结构化文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实用工作流程。
博士生林璐在AEFP会议进行海报展示
3月14日上午,博士生徐万蓉作题为“The Seed You Sow: The Effects of Massive Reloc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the ‘Third Front’ Movement on Local Education Attainment in China”的口头报告。该项研究以三线建设期间大规模高校迁徙为自然实验,基于手工收集的三线高校搬迁数据与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采用队列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三线时期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对当地居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三线高校迁入显著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其中女性和农村居民受到更加显著的影响。三线高校主要通过遗留高等教育资源与革新婚姻生育观念产生人力资本效应。
博士生徐万蓉在AEFP会议作口头报告
3月14日下午,博士生郑翔睿作题为“The Promotion in Her Mind or the Score in My Hand? Examining Interventions to Increase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Evaluations of Teaching”的口头报告。该研究通过随机对照实验,探讨了提升大学生参与教学评估意愿的有效策略。基于对2,179名学生参与评教的动机与障碍分析,研究评估了三种干预措施的效果:提供附加分(外在激励)、增强学生对评教结果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内在激励),以及缩短调查时间以减轻倦怠。结果表明,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均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愿,而单纯缩短调查时间则无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家庭文化资本较高的学生对分数激励更敏感,而教学质量更高的教师在提供内在激励时会获得更多反馈。这些发现揭示了提高学生评教参与率的有效措施及其异质性效应,为高校优化教师教学评估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
博士生郑翔睿在AEFP会议作口头报告
3月17日,哈巍教授和博士生林璐赴麻省理工学院与其经济系主任Jonathan Gruber教授进行学术交流。交流期间,双方就利用中国高等教育扩张这一外生政策冲击来开展高等教育收益率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大学科技园等中国产学研合作经验相关研究议题探讨未来合作方向。
3月20日,应密歇根大学公共政策学院邀请,哈巍教授在该院课程《Causal Inference in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作题为“How Does Higher Education Affect Local Entrepreneurship? Evidence from New Campuses in China”的学术报告。密歇根大学公共政策学院Brian Jacob教授和Kevin Stange教授出席讲座。该项研究利用新建校区的设立在时间和地理上的差异,并基于中国自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快速扩张下构造独特的工具变量,识别高等教育机构对当地创业活动的溢出效应。利用大规模企业注册数据,研究发现新校区的启用会增加所在区县的企业进入数量,尤其是在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领域。上述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呈现出倒U型模式。这一影响通过促进高校与本地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以及扩大本地高技能劳动力供给发挥作用。研究表明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大规模公共投资能够促进产业集聚,并助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转变。3月22日,博士生林璐在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hina Economists Society,CES)北美年会作相关学术报告。
哈巍教授、博士生林璐与公共政策学院师生课后合影
博士生林璐在CES会议作口头报告
访问期间,哈巍教授与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Brian McCall教授、密歇根大学经济系Minseon Park助理教授开展学术交流。此外,哈巍教授与博士生同在美院友展开深入交流,并参与了中国留美教育经济学学者群体组织的聚会活动。在此过程中,各方就教育经济学领域的前沿学术问题与中美的现实热点话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与思想碰撞。此次访问进一步拓宽了师生的国际学术视野,提升了本院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